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滨州雕塑教你掌握浮雕艺术的创作基本要素-东营雕塑知识
发布时间:2015/8/17 阅读:2351次 【字体: 】 【背景色 -              
    要想掌握浮雕艺术的创作要素,研究浮雕艺术综合思维的特点,并把握其创作规律,下面滨州雕塑将分别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透视法
    所谓透视法是指在浮雕制作中,“塑造物体立体的透视效果时,进行形体空间压缩处理而构成形体上层次的叠压关系。”透视分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等。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基培尔提在创作浮雕作品时,擅长以准确的焦点透视来构成画面的深渊空间感。所有人物和景物无论在轮廓上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而且压缩度也根据其位置的远近而不同。而在人的视点和浮雕面的关系上,中国浮雕创造了散点透视、破时空透视的独特艺术形式。它们与西洋美术中焦点透视的原理不同,但在视觉上仍然是合理的,具有丰富和完美的艺术效果。散点透视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所遵循的重要透视。它不受视域的限制,不受焦点透视的约束,可以将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也可以将不同时间看到的形象组织到一起。中国古代浮雕龙门宾阳洞帝后礼佛图、大足石窟中的“三品九生”图等,均用此法。这种透视相当灵活、自由,再现代浮雕创作中,我们可以利用散点透视规律的长处,不拘泥于物体的三维空间的幻象的写实逼真,而是追求二维平面分割构成的形式感。按照创作意图的需要,在构图上可以将在时间上前后相差几百或几十年以及在空间上相隔几千里的事物都安排在一个画面中。例如著名雕塑家程允贤、吕品昌创作的浮雕《中国中医药发展史》就是采用散点透视法把不同历史时期的医药人物,丰富的背景等内容散点在同一画面中呈现观赏者。这种手法给雕塑家带来了空间处理上的极大自由度。
    在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既要讲民族性,也要讲当代性、国际性。不仅吸收国际浮雕语言,而且吸收西方的浮雕创作观念。在进行浮雕创作时,既要学习中国浮雕艺术特有的散点透视的特色,又要借鉴西方焦点透视的手法。
    2、线
   “线”是中国美术中最重要的造型语言之一,“是最自由、最简洁的体悟自然的表现形式,是流动的韵律之美,是概括的抽象之美”。“线”的造型语言普遍见于原始玉琼、青铜器表、画像石刻、佛教造像、建筑装饰等历代浮雕作品之中。线在浮雕艺术上的运用,可以追溯到艺术诞生之初,史前岩画均是线的合成,原始社会石器、陶器等都已呈现各种凹凸线型的运用。如古代陶器上的浮雕装饰都展现了线的节奏韵律之美;商周时代,线在青铜器浮雕装饰上普遍运用,工匠们运用弧线构成了变化多样的形象;东汉的墓室石刻艺术其雕刻技法或手法变化更多,十分注重线型的凹凸处理,或剔地平雕阴刻,或剔地浮雕阳线或阴阳结合线来刻画车马出行、人物会见、农耕纺织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和聪慧才智。用阴线、阳线到了宋代线在浮雕中的运用仍然突出,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天水麦积山石窟的宋代画像砖,以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人物、神兽的形体与动态特征。而且轮廓之内利用线条既加强了动势,又概括地增添了细节,使形象有了个性。不仅浮雕如此,在一些圆雕作品上,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明显特征。汉代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的造型处理,通过线刻示形的作用,使浮雕和圆雕浑然一体,加强了雕塑整体的气势贯通。
    可见,中国古代浮雕艺术,对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情有独钟,是在装饰审美、形式表现和艺术精神方面所表露出的民族特点。以线造型、以线达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愈来愈富有概括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等特点。例如沈文强在创作浮雕作品《乐章篇篇》时借鉴了中国古代浮雕中线的运用经验,用线形的凹凸、曲直、疏密变化来勾勒轮廓,强调形体的交接、转折关系,特别在表现衣纹服饰的结构与装饰处理方面,更是将“线”的语言的生动流畅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浮雕创作贵在创新,创新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获得灵感,发现新的形式与规律,使作品在思想内涵、形式美感、制作手段等多方面得到完美的配合,雕塑工作者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具备善于总结的能力。要善于借鉴经验和规律,并加强对其理解与运用能力。意大利著名象征派雕塑家杰阿柯莫.曼祖就善于从各个方面广泛地汲取经验,除了多那太罗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其它艺术家之外,曼祖还非常仔细地研究了伊特拉里亚艺术规律。例如他的浮雕《基督和将军》也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和艺术规律,深刻理解了线的重要性,在作品中将形象以勾线手法刻画在统一的平底之上,线的韵律、概括起伏与及其微妙的形体起伏融合贯通。背景的简约与细腻的形体形成对比。
    3、构图法
    构图是构成一件浮雕作品的布局。它是指在特定的平面范围内(浮雕画面中),将艺术形象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其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件完整的浮雕艺术作品。由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浮雕构图也不断地发展,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规律,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特色。我们要全面研究古代浮雕艺术的构图,系统掌握其规律,熟练而灵活地运用,创作出优秀的浮雕作品。古代浮雕艺术的构图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比如汉代浮雕艺术在画面构图上,主次分明,主要人物刻画得很大,而次要人物则相反,还继承了前朝的画面分割、分层、分类表现,但分割的线型却不象原来那么刻板,有时灵活的运用各种道具和建筑作为空间主题的分界。在构图上进一步利用散点透视,将众多的内容情节平面展开,既疏密有致、又连贯呼应,以此突破现实的束缚,尽展浪漫的遐想,显示了中国浮雕成熟时期特有构图聪慧和才智。最早的亚述雕塑,每一块石板上的浮雕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只有少数人物会从一幅浮雕进入下一幅而有连贯的表现。然而,到公元前7世纪末期,护墙石板之间的区分开始被完全地忽略,一个画面有时会占据整个墙面,这使得雕刻者有机会表现重要的事件所发生的整体背景,并且将次要的事件包括进来,甚至偶尔使用空白以留给人想象的余地。其中人物和地点所占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其在故事中的重要性,同时为了更充分地表现故事的完整性,也会采用同一画面多层展开的表现形式,有些画面有三层、四层组成,多则有七八层。如画面上部表现一座城市,此区域又分为四层;下部表现战争的场面也有三层,以表现不同的时间场景。有时为了故事情节的展开,画面被自由地分割,或有组织地多层分隔或被随机打破,充分显示了亚述雕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画面组织能力。再如罗丹的《地狱之门》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性装饰浮雕。在精心的构思和布局后打破以前按故事情节来构图。曼祖的《基督和将军》的构图形式突破以往众多人物的满构图,只以单体三两个人物勾勒在浮雕底面上,写留下的大面积的空间造成虚拟的想象空间。
    浮雕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艺术家彦涵先生在负责《胜利渡江》浮雕构图设计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访问参加渡江战斗的战士,同时以其自身部队战斗生活的体验,进行画稿设计,抓住它的题材特殊性,总结出《胜利渡江》的构图,作品在构图上突出百万雄师不可阻挡的气势和人物动态变化,画面布局均衡,层次鲜明,既有绘画性又有装饰性。
    总之,浮雕构图是一个思考过程,也是一个组织过程。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综合设计来达到预想效果。古代浮雕艺术为我们在思考和设计浮雕构图时提供了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学习继承,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创作的实践和体验,发现并发展这些规律。既要“外师造化”,又要“中得心源”,创造出更新鲜完美,更富有个性和更有艺术魅力的构图”。
    4、压缩法
    浮雕上的物体、形象按一定比例压缩成扁平体,使一层层平面呈阶梯状与底面相呼应,通过比例在浮雕上形成近厚远薄、物体近大远小的比例。这一规律在西方浮雕艺术上运用比较广泛,例如亚述浮雕在制作时就把画面压缩成浅浮雕,人物及物体部分微微凸起,空白背景则减低,无论是背景还是人物都不作完全凿平,但这并不妨碍浮雕的表现力,相反使画面近看显得丰富多变,更耐看、更有层次,远看则又显得平整统一。同时物体边缘、人物面部及肌体都做了写实化的浮雕压缩,强调形体的穿插,具有很强的立体效果。古希腊巴特农神庙檐壁长卷式装饰浮雕带上也是通过压缩法,十分自然真实地表现复杂的动态和多层次的重叠形象。浮雕压缩法在现在浮雕创作中也被大量应用,例如雕塑家李象群的《争霸春秋》浮雕,为了突出剑拔弩张的战争场面,将数人平整地压缩在一个画面上。
    此外,中国古代的雕塑在塑造人物或动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解剖,不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这种着眼点,不在对象与实体,而在功能、关系、和韵律的审美意识,更关注人物和动物的神采和意蕴,并加以有意的突出、夸张或变形,使形象更为鲜明。中国以把“形”的概念转向对“神”的揭示,提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神轻形,重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塑造。而西方艺术把形的概念融入到几何形的类型化之中,在哲学和科学双重精神支持下,从对物象模仿,而达到了在比例解剖等方面近乎完美的状态,并为传统的人体雕塑和现代的抽象雕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途径,以此来归纳形体的变化和运动。可见,中国古代雕塑注重表现对象内在的气质,而西方传统雕塑注重对外在形体的精细研究。在浮雕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追求结合在一起来运用。
    以上就述就是掌握浮雕创作的基本要素,关于这个知识点,
滨州雕塑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关于浮雕的其它方面的知识,我们还会在本公司网站新闻中继续发表文章,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我们天一雕塑公司网站信息内容,不容错过的哦!天一雕塑本着真诚服务的态度,勇于创新和突破,以最优质的雕塑产品来迎接各界朋友光临指导和商洽业务。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2-2015 www.sdtyds.com

鲁公网安备 37052202370638号

All Rights Reserved